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Intel CPU 介紹

1.Intel 公司的歷史 1968 諾宜斯 R. Noyce 和摩爾 G. Moore 創立英代爾 Intel



1987 (1) 葛洛夫 Grove 任總裁 CEO

(2) IBM 售出所有 Intel 股票

1988 員工現金紅利計畫

1989 (1) 推出 i860,Intel 486,i960 CA 等微處理器

1990 諾宜斯去世,布希總統頒給 Moore 國家技術獎

1991 Intel 宣佈退出 EPROM

推出 Intel Inside 計畫 1992 法院判決 AMD 沒有權利複製 Intel 微處理器設計碼

1993 推出 Pentium 處理器

1994 推出 ProShare 視訊會議系統

一位數學教授發現 Pentium 有錯誤,造成 Pentium 危機

1995 推出 Pentium Pro 圖11-4記憶體

技術能力

差異的重要性 圖11-5微處理器

技術能力

差異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Burgelman 1999) 1996 Oracle,Sun,IBM 宣佈推出網路電腦

1997 推出 Pentium+MMX 技術,以及 Pentium II

Grove 當選時代雜誌(Time)當年風雲人物(Man of the Year)

1998 推出 Intel Celeron,Pentium II Xeon

C. Barrett 當 CEO,Grove 當董事長,Moore 當榮譽董事長

1999 推出 Pentium III , Pentium III Xeon

22 億美元併購 Level One technologies

宣佈 Intel Data Services 計畫



2.項目/類型--80386-- 80486--Pentium--Pentium II

數據BUS----32 bit--- 32 bit-- 64 bit --- 64 bit

地址BUS--- 32 bit--- 32 bit--- 32 bit--- 36 bit

地址範圍--- 4 GB--- 4 GB--- 4 GB--- 64 GB

虛擬記憶體- 32 TB- 32 TB-- 32 TB-- 64 TB

運算速度--16-33 MHz--33-100 MHz--100-266 MHz--233-450 MHz

浮點運算--- 無 ---------有------------------ 有 -------------有

內置緩衝--- 無---------- 有(1) -------------- 有(2)----------- 有(512K L2)

管道處理--- 無----------- 有(1) -------------- 有(2)------------- 有(3)

多工處理 --- 無------------ 無 ----------------- 有(2)------------- 有(4)



在 1980 年末﹐IBM 才開始大舉進軍個人電腦市場。在這之前﹐蘋果早在 1976 年就推出了Apple I 個人電腦﹐此時 Apple II 也已經成功地擁有很大數量的用戶了。IBM PC 使用的CPU 廠商 Intel 其實早在 1976 年也推出了一款型號叫 8086 的 CPU ﹐其後不久的 8088 和它很相近﹐比起現代的 CPU 來說﹐它們可以說是慢得象蝸牛了﹕最快的只有 8MHz﹗Intel 相繼 8086 和 8088 之後還推出了 80186 和 80188 ﹐但不是很成功。但是 Intel 打算將系統部件合併到 CPU 去的概念卻對後來生產更快的 CPU ﹐如 80286/80386﹐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從 80386 起人們就把 80 給去掉了﹐直接稱為 x86 了。當 Intel 在推出 486 其後下一代的產品時,廠商將 CPU 型號命名為 Pentium ,從此,PII, P!!!, P4 等不同年代的 CPU 也都以 Pentium 命名。但在程式界中,仍有不少人繼續稱 Pentium CPU 為 586, 686 的,只是越來越少人堅持如此了。



所有年代的 CPU 都有一個特性:向後(舊)兼容。也就是說:486 的 CPU 可以跑 386 的程式,但不能跑"專為" 586 寫的程式。故此,許多程式設計師在發佈程式版本的時候,仍冠以 i368 的名字(其中的 i 就是 Intel 的意思)。



如何計算CPU的速度﹖



要真正發揮 CPU 的效率﹐與周邊設施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因為他們要在同一速率上才能工作﹐時間上必須要配合默契。當 CPU 完成了一個運算之後﹐I/O 也要同時將產生的運算結果傳達出去﹐也同時傳給 CPU 下一個運算數據。這情形就像接力賽那樣﹐如果時間不吻合﹐接力棒就會丟了。不過﹐CPU 處理數據往往要比單純的數據交接更須時間。聰明的 CPU設計工程師想出了一道絕招﹕就是將 CPU 運行於比 BUS (所有系統數據的運送通道)快一定倍數的速度上。這樣等周邊反應過來的同時﹐CPU 也率先完成運用了﹐(時至今日﹐CPU 的速度遠遠快過週邊﹐掉過來往往是 CPU 等它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